首页 > 酒店新闻 > 酒店行业动态

AG百家乐 - AG真人|瑞士和瑞典,为什么没有被德国吞并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31    次浏览

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到,在1942的时候,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疆域达到了极为惊人的地步,但如果从地图上来看,有两个中立国显得异常突出,这两个国家就是瑞士与瑞典。 令人奇怪的是,希特勒在《我的奋斗》一书中,明确提到过对瑞士和瑞典的征服计划,将这两个日耳曼人的国家纳入“大日耳曼帝国”当中。不仅如此,这两个国家都和德国渊源极深。用中国人的话说,瑞士自古以来就是德国的一部分。它起先是作为第一帝国的皇帝直辖区,后来形成自治,多次派遣凶悍的瑞士雇佣兵帮助皇帝作战,直到三十年战争后脱离帝国独立。 瑞典则是哈布斯堡王朝(当时德意志第一帝国的统治王朝)在欧洲霸权的主要粉碎者。著名瑞典国王古塔斯夫二世在三十年战争中,试图推翻维也纳的天主皇帝,成为第一帝国的新教皇帝。这一愿望差一点获得了成功,瑞典军队多次战败哈布斯堡联军,攻入了波希米亚,离维也纳只有一步之遥。只是瑞典人运气有点差,他们打赢了战争,却输了结果--国王本人在吕岑会战中阵亡。 无论从历史角度来看,还是从当时的战线来看,第三帝国都似乎应该将瑞典、瑞士这两个国家收入囊中,至少与其同盟,完成“大日耳曼帝国”的构想,这一计划从未实施,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? 一、瑞士的银行系统瑞士一直以来以精密的手表制造业、安全的银行系统著称于世,前者使他们差点遭受德国入侵,后者是则让他们免于这一“灾难”。 在当时,由于瑞士的银行系统原因,就算是银行员工也无法得知储户的具体信息与总储额。二战期间,有许多国家和个人将财产存入瑞士银行,其中就有包括戈林在内很多轴心国官员,如果瑞士一直维持中立,不论战争的最后结果如何,他们的财产仍然存在。因此,出于私利考虑,进攻瑞士的计划遭到了很多德国官员的反对--他们通常在瑞士的银行里,存放着或许连自己都数不清楚的庞大资金。 二、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国策德国已经控制了瑞士周边所有的国家,瑞士丧失了战略价值,再加上瑞士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国家,对交通也没有重要的提升作用。 而属于日耳曼人的瑞士人,又通过经济上的政策调整,向德国出口精密工业品,帮助德国来对抗盟国--最早是出于民族感情,第三帝国壮大后,又不得不向其提供。瑞士人的做法,又使得希特勒,需要慎重考虑占领瑞士带来的利与弊。因此,希特勒认为,瑞士并不是一个优先占领的国家:只有当他赢得更重要的战争胜利后,才会转过头来对付瑞士。不过,德国为了占领瑞士,的确曾制定了“圣诞树作战行动”,但因为以上的原因,该行动从未实行。 三、瑞典的长期国策瑞典曾是欧洲列强,又称瑞典殖民帝国。后来,瑞典在18世纪的大北方战争中,被彼得一世所组建的反瑞同盟击败,列强地位被俄国取代。由于俄国所有的接壤国,都被俄国吞并或者割占领土,瑞典对俄国戒心十足,加之军事能力限制,开始将重心从成为德国皇帝转向对抗俄罗斯。 但拿破仑战争后,俄罗斯在短时期内号称世界第二强国,国际环境大为好转。于是,瑞典由正面抗俄转为暗地抗俄,从此再未参与欧洲战争。 四,瑞典在二战期间的举措二战期间,瑞典人大力协助曾是瑞典人的芬兰人对抗俄国,是芬兰人在苏芬战争中,取得令人惊叹成就的原因之一。瑞典不仅给芬兰人提供原料、燃料、食品,甚至派出了“志愿军”。因此,同为日耳曼人的瑞典人,他们和瑞士人一样,尽管在表面上处于中立,实际上却在间接帮助德国。 所以对德国人来说,“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”。尽管瑞士人、瑞典人都是日耳曼人,应该统一在同一个“大日耳曼帝国”之下。但是,两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已有300多年,仓促将他们纳入帝国,得到的兵源和财富,未必就能与他们当前提供的帮助相媲美,或许还会引发反抗,牵制帝国的兵力。 不过,假如德国赢得战争的胜利,这两个国家最终还会遭受入侵,完成希特勒“大日耳曼帝国”的构想。当然,众所周知的是,希特勒输掉了这场战争。亲们又是怎么看的呢? 欢迎留言互动,已授权维权骑士维权 感谢您的阅读,觉得不错记得点赞、关注、分享哦